孔克仁是明代初期一位颇具声望的文臣,他曾在朱元璋身边担任郎中,然而史书中对于他的记载却相对稀少。尽管如此,有关他的言论却有一定的记载,主要集中在与朱元璋沟通和讨论的场合。这些言论内容丰富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,与老朱探讨了前朝的兴衰、人世间的战争纷争,以及对未来形势的可能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话题。
大约在朱元璋彻底击败了陈友谅的势力后,他便开始志在统一中原,于是奔赴孔克仁处寻求意见。他兴奋地说道:“如今,元朝的国运已然消散,四方豪杰之间的争斗连绵不绝,这正是我们入主中原的良机。此刻我准备号召江南和两淮地区的百姓加紧耕作,增储粮草,士兵们则要进行强化训练,待到兵员和粮草充足后,我就会派遣大军直插中原,你对此战略有何高见?”
面对朱元璋的雄心壮志,孔克仁回答道:“虽然你的战略没有大的瑕疵,但显然是长期的策略。”当时,东边的张士诚早已拥有坚强的军队,而北方的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等元朝指挥官同样实力不容小觑,关中的李思齐和张良弼等猛将也盘踞一方,不容忽视。
展开剩余68%朱元璋对此显得非常自信,认真分析道:“孛罗帖木儿的军队缺乏严明纪律,而王保保的军队虽然有规矩,但士气不振。虽然李思齐和张良弼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关中之地,却也面临缺粮和道路困难的困境。可以说,现在唯一能够威胁到我的,只有张士诚了。但他不过是个多变的阴谋家,擅长机关算尽的自保之贼,只要我亲自带兵出征,绝对能将他击败!”
见朱元璋如此自信满满,孔克仁也只能点头称是:“主上英明神武,一定能实现统一大业。”当徐达等将军成功征服淮东、淮西等大片疆域后,张士诚的覆灭已然不远。
就在这一切发生之际,朱元璋再一次找到孔克仁畅谈,声色俱厉地表示:“如今天下依旧混乱,百姓饱受战火之苦。那些霸占一方的豪杰,毫无一人值得我器重。比如孛罗帖木儿妄图侵扰朝政,喧扰百姓,如今已遭天谴,几乎全军覆没;而王保保则借助元太子之名,急于报私仇,却任由敌人隐忍壮大;李思齐则在关中安于现状,碌碌无为,使得百姓生活苦难不堪。”他继续点评说道:“至于张士诚,反复无常,优柔寡断,志向渺小,至今我军对其发起的进攻已让他狼狈不堪,而明玉珍父子在蜀地自称王者,也只是些无远见的苟安之辈。”
“我细心观察天象,审时度势,感到如今平定天下、入主中原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临。经过缜密的考量,平定全国之事似乎已经箭在弦上,势在必行。但若成功统一,民众的生活重建仍将艰难,因此还需不断深思熟虑。”
在众多开国文臣之中,孔克仁常常陪伴在朱元璋身侧,对老朱昔日所施展的策略和谋略了然于心。建立国家后,他被赋予了教授皇子和部分功臣的重任,随后升任江州知州,进入朝廷担任参议。然而,因为卷入了一场复杂的政治波斗,他最终失去了生命,令人唏嘘不已!
发布于:天津市鑫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